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基础地位。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全面推进“四个回归”。笔者在办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应努力推动“四个转变”,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型升级。
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有调查显示,在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师生互动、教育经验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这五大与教育过程相关的可比指标中,对学生收获影响最大的是师生互动。
马克思认为:“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我建构学习内容、培养和训练学习方法将成为未来学校的主要特征。
教育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一是实行学生为中心的学分制改革,实现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学业生涯。真正的学分制以弹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代替刚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以选课代替排课,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二是统筹推进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国际化。一方面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奠定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另一方面要推动实现能力教育、人文素养熏陶、科学精神训练、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国际化视野培育的协同融合。
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和唤醒学生创新、创造、创意的激情与潜力,而非仅仅停留在知识训练层面。只有教师在课堂中激发学生们创造力的火花,才有可能充分点燃学生们的智慧火焰。在传统的知识训练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围绕怎么教下功夫,注重学生在知识储备方面的积累,而较少着眼学生未来成长,去关注学生应该怎么学,这对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着眼于培养优秀教师和杰出学者,着眼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根本上去跳出原有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施“课堂革命”。这种革命,就是要以“教得好”为手段,以“学得好”为评判,逐渐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实现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一是推动职称评审方式革命。可以探讨将教师分为科研型、教学型、产业型等类型,教得好、不写论文一样可以晋升教授,鼓励和引导教师站好三尺讲台,把讲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二是要推动教学方式革命。我们把教师创新作为“课堂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翻转式等新型教学模式,支持教师打造立体的、线上线下结合的课堂,把教师教的独角戏变成师生大合唱。
以供给为中心向以需求为中心转变
当前高等学校内部的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人才培养治理提升的最大障碍:一方面,传统的学院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制约内涵发展;另一方面,高校供给体系与经济社会及学生成才需求不配套。因此,强调供给为中心向需求为中心转变,就是要从高校自身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关注内在需求,为打造内涵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一是以学科调整、专业优化、课程再造为抓手,通过关停并转、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打造本科专业的升级版、学科学院布局的升级版。二是以“双万”计划、“六卓越一拔尖”等系列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牵引,以强化交叉融合和专业认证推动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通过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使其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体两面,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广覆盖、全过程、普受益、可持续。
以投入为中心向以产出为中心转变
所谓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实现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改善。因此,我们既要强调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教师教学投入的考核评价,也要关注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获得同比改善。过去,我们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往往侧重于教学工作量、学生评教的显性指标,而较少与人才培养效果挂钩。显然,人才培养效果是更应该长期关注的主要指标,但同时也存在不易考核,尤其是针对教师个人考核较为困难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考虑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问题,这也正是新一轮学科评估重点强调的引导性政策指向。这就需要高校在教育教学评价方面作出相应调整:一是树立人才培养的结果导向。提高学业的难度、深度、挑战度,让学生能够学到真本事,强化过程教育、过程考核。二是通过“四率”“五才”检验效果。走出校门看“四率”,即毕业率、就业率、考研率、出国率;踏入社会看“五才”,就是看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服务工作的五类人才的成长、发展与贡献情况。
总起来看,推进“四个转变”是我们有效应对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必然选择。我们既要服务现实,更要创造未来,通过推进“四个转变”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9年08月19日第3版
上一篇:高校青年学者的担当和使命
下一篇: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版权所有©博冠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兰州东部科技新城园区大道一号
官方网站:www.ugcar.com
学院官微
学院官网
党建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