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回应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 题: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回应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安蓓、王洪江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如何?“稳”中存在哪些“变”?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怎么做?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能否实现?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近日接受记者采访,就中国经济运行热点问题作出详尽回应。
“稳”的特征更加鲜明
宁吉喆用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三句话概括当前中国经济“稳”的特征。
总体平稳,体现在四大宏观经济指标表现稳定。增长稳,上半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6.8%,连续12个季度稳定在6.7%至6.9%区间;就业稳,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1%,继续稳定在5%左右,1至7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80万,完成全年就业增长目标的80%;价格稳,1至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处于温和上涨区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稳定在4%;国际收支稳,1至7月份经常项目保持顺差,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从衡量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看,中国经济呈现出鲜明的稳的特点。”宁吉喆说。
稳中有进,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去产能主要任务如期完成,上半年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6.7%,和发达国家相当;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等均有效推进。
二是三大攻坚战有序推进。经过努力,我国企业负债率持续下降,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明显进展;扶贫资金全部下达,执行情况良好;防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进一步成效,企业居民办事更加便利,国有企业改革、重点行业改革、财政金融改革持续向深入推进。
四是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大幅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同时加强外资规范管理。1至7月份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对外投资比去年明显回升。
稳中向好,可以从四个方面看。首先是结构优。服务业增长继续快于第二产业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消费增长快于投资,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强;工业内部,制造业增长快于一般工业增长;服务业内部,现代服务业增长快于一般服务业增长,1至7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
其次是效益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22.6%。企业效益改善带来财政收入增长,1至7月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
三是环境改善。前7个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8%,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下降8.9%。
四是居民增收。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跑赢人均GDP6.2%的增速;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人民满意度不断提高。
理性看待稳中有变的复杂形势
宁吉喆说,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十分错综复杂,稳中有变。
变,首先表现在国际环境更加严峻复杂。他分析说,近两年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有所回升。但今年以来,风云又起,虽然美国经济增长保持一定速度,但欧洲、日本经济增长存在变数;特别是单边主义、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贸摩擦加剧,这都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变数。
变,也来自于国内长期发展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宁吉喆说,今年以来,转型升级遇到的矛盾和困难较大,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进程中,原有增长方式不能适应,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要加大力度克服,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地区及中低收入群体不平衡问题依然严峻,要下更大力气解决。
“这需要综合的经济政策加以调度,有效扩大内需的同时,充分考虑经济提质增效要求,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宁吉喆说。
六个“稳”勾勒下半年政策重点
7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宁吉喆说,考虑到稳中有变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央提出六个“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也代表着下半年的政策方向。
稳就业,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在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和国内结构性矛盾凸显下,就业面临着新的压力。“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高度融合,虽然中美经贸摩擦尚未过多直接体现在就业流失上,但要未雨绸缪,防范这种情况发生。把工作做细做实,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支持就业。”宁吉喆说。
稳金融,中国金融高度市场化,对经济变化和外部影响非常敏感。要把稳金融放在重要位置,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目前中国金融市场总体稳定,和金融市场密切相关的外汇市场也是稳定的。”他强调。
稳外贸,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都会对中国外贸产生一些影响。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保持增长,但不能掉以轻心。要引导企业做好应对准备,多元化开拓世界市场,和贸易相关国家密切沟通,更多推进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处理好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影响,确保我国贸易稳定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
稳外资,面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我国要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吸引外资,进一步落实好已出台的放宽外商投资准入等一系列政策。不仅要引进资金,还要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有效营商渠道、人才等,通过改善营商环境促进投资便利化。
稳投资,当前对于中国经济非常重要。从1至7月数据看,投资增长有所下滑,既有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也有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还有国际经贸摩擦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等因素。当前短板领域投资明显不足,要采取有效措施,把积极财政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让民营资本更多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动“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65个重大项目尽快落地。
稳预期,预期是经济生活的反映,也反作用于经济生活。在目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我们有能力有条件做好国内经济工作,应对国际上各种可能的变化,使我国经济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宁吉喆说。
积极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当前投资、消费等指标有所波动。宁吉喆说,总的看波动仍在合理区间内,但在稳中有变的形势下,要更加重视这些波动,防止波动现象转化为下行态势。
他强调,当前中国经济积极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首先,生产要素综合比较优势没有改变,并将长期存在。
从劳动要素看,我国有9亿多劳动力资源,7亿多劳动就业者,超过1.7亿是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劳动要素优势这一中国最大优势没有改变,正从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宁吉喆说。
经过多年努力,资本要素从短缺变为宽裕;土地要素依然具有优势;科技、信息等一些新兴要素正迅速形成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有1亿多市场主体,能够自主生产经营投资,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政府部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箱充足、政策空间巨大。特别还要强调的是,我们的市场空间巨大,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内需潜力很足,经济回旋余地很大。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具有丰富的应对各种危机的经验,这使得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宁吉喆强调,在稳中有变的形势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有针对性采取措施,精准施策,中国完全可以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