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四中学操场上,轮滑教练正辅导学生进行训练。该校将轮滑运动作为特色社团活动引入校园,成立了200余人轮滑训练队,聘请专职教练指导学生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轮滑运动的魅力,享受轮滑运动带来的快乐。胡高雷 摄
■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特别报道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新冠肺炎疫情等,每件都惊心动魄、错综复杂,给教育系统带来了一场大考、连环考。
1月7日、8日,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盘点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就2021年教育工作进行部署。借此契机,全体教育人回顾过去一年里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新进展。
这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砥砺奋进,付出艰苦努力,扛过了大疫大考,经受了大风大浪,交出了优异答卷。这一年,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决战决胜教育脱贫攻坚,推进教育“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走过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推动中国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果
教育系统1.4万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亿万中小学生居家“停课不停学”
稳住了阵地,历练了队伍,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疫情是一年来我们最深刻的集体记忆。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教育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迅速反应,果断行动,把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组织50多万所学校、2亿多在校生、2200多万教职工打响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教育系统1.4万名医护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驰援湖北抗疫一线,有关高校迅速组织科研力量奋力攻关。
2020年2月,根据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教育部及时作出了延期开学的决定,并立即启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工作。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带领广大教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迅速行动,勇于担当,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坚持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努力为亿万中小学生居家学习提供优质教育指导服务,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验,史无前例、事无前例,取得了积极成效。这是教育系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留给我们不少启示。
这一年,教育系统及时调整高考时间,以最高标准、最严举措确保考试安全,打了一个漂亮仗。推出扩大研究生、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规模等超常规措施,开展“百日冲刺”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战果辉煌。疫情发生以来,教育部大力推进“互联网+就业”,主动做好“云就业”服务。开展“云招聘”,“24365校园招聘服务”目前已经成为毕业生找工作的响亮品牌;实施“云管理”,全国8万余名一线就业指导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全部注册就业工作平台并上线工作;加强职业发展指导、大学生征兵、创新创业等主题的“云指导”;推行“云签约”,2020年有64.5万名毕业生完成网上签约。
这一年,教育系统及时调整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秋季学期全面开学、正常开学、安全开学,教育教学秩序全面恢复,孩子们又回到充满生机的校园。坚持外防输入,落实“双稳”方针,维护海外留学人员健康安全。
一年来,教育系统经受住了疫情冲击,稳住了阵地,历练了队伍,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广大教师以最快速度适应线上教学的节奏,带领学生进行长达几个月的“云端”学习,用行动诠释了师者的担当。“90后”“00后”在抗疫中的表现非常亮眼,他们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当代青年是充满希望、可堪大任的一代!伟大抗疫精神成为最厚重、最鲜活的思政大课,广大师生接受了深刻思想洗礼,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四个自信”更加坚定。
教育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
义务教育有保障取得重要进展,20多万名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扶贫工作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严重洪涝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严峻挑战。教育系统尽锐出战,部党组成员对口联系52个未摘帽县,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也是“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目标之一,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重大政治任务。2020年初,教育部党组专门成立调研指导小组实施挂牌督战,助推贫困县脱贫摘帽。教育部党组成员分工负责、挂牌督战重点地区,并通过签订备忘录,召开现场推进会、调度会,开展督导检查等措施,压实各方责任,做到全面动员、上下联动、部门协同、联控联保。
在这种攻坚的强大合力作用下,义务教育有保障取得重要进展和变化: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60多万人降至831人,其中20多万名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建立了联控联保的责任机制、定期专项行动的机制、应助尽助的救助机制、依法控辍的治理机制和办学条件保障机制等控辍保学长效机制,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直属高校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把扶贫工作作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重要阵地,作为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重要渠道,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途径,作为培养锻炼干部、转变作风的重要方式。
2020年4月,陈宝生部长主持召开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教育脱贫攻坚总攻工作,会后印发了《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收官战总攻方案》,全面发起教育脱贫攻坚“总攻”战。
一年来,高校扶贫加强了分类协调分别面向新增定点扶贫高校、滇西专项扶贫高校、在京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及承担未摘帽县扶贫任务高校等,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等方式推进落实高校扶贫主体责任。优化了高校扶贫力量组合,探索和推动了高校组团式扶贫工作。64所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直属高校全面超额完成责任书各项指标任务,教育部成为首个整体完成责任书任务的牵头单位。
积极推进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数千万贫困家庭学生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通过教育迎来了美好生活,探索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经过几年的持续奋斗,教育系统出色完成了教育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没有辜负党中央的重托,没有辜负老百姓的期望,没有辜负广大师生的辛苦,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重大进展
蓝图更加清晰,制度更加完备,成效更加明显
这一年,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的蓝图更加清晰,制度更加完备,成效更加明显。
这一年,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分阶段组织编写学生读本,出版使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推动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这一年,《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作出规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印发,课程思政建设正式成为一项覆盖所有高校的制度性工作;《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发布,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系统完备的“施工图”……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整体谋划、大步前进,打出了政策落地见效的“组合拳”,广大师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增强。
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出台《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全面推进建党“百年行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育人一线,教育系统连续多年保持总体稳定;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全年思想政治工作主题,“网上重走长征路”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以2020年为坐标,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不受重视的局面,成为教育的过去。这一年,“五育并举”全面培养体系初步形成。出台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育、美育意见,对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行了系统设计和整体谋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加朝气蓬勃,更为向善向美。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2020年10月,新时代第一次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召开,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教育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
一些长期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破解,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2020年,教育改革的触角深入到教育评价、中小学办学活力等“硬骨头”,一些长期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破解,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有什么样的“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2020年10月,中央出台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解决“五唯”顽瘴痼疾开出药方,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同时,为规范高校SCI论文、人才称号使用,印发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文件,破除“唯帽子”不良导向,引导高校教师全心育人。
一年来,教育综合改革迈出了新步伐。积极创新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北京等4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首次新高考平稳落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不断强化督导“长牙齿”效应;首次就教育惩戒问题制定发布规章,教育惩戒有“法”可依;中央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试点基本完成,为全面推开改革打下坚实基础;强化民办教育规范管理,四分之一的独立学院完成转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公民同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应用,师生群众获得更多便捷服务。
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迈进过程中,推进中小学治理现代化,激活学校教育细胞、释放中小学办学活力,已成为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要求。2020年9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着力解决“管得太多、动力不足、保障不够、管理不善”等基层学校反映的突出问题,激发学校生机活力。
这一年,首次出台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意见,全面推进高等教育领域依法治校;抢抓疫情催生的新机遇,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实施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深化医教协同;新中国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顺利召开,印发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系列文件,卓越研究生教育建设全面启动。
职业教育正处于爬坡过坎、提质培优的历史转折点上。一年来,不断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努力建设技能型社会。在山东、甘肃、江西以及苏锡常等省市启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国教育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开放的主动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出台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文件,打造开放高地,扩大国际空间。主动开展国际抗疫合作,宣介我国教育系统抗疫经验和我国优质线上资源,召开首届世界慕课大会,推进全球教育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得到重大提升
基础教育历史性解决“有学上”问题;啃下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这块“硬骨头”,增加普惠性学位超过400万个
这一年,义务教育在全面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和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基础教育历史性地解决了“有学上”问题,教育公平实现新跨越,正在乘势而上,向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迈进。
这一年,啃下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这块“硬骨头”,增加普惠性学位超过400万个;全国96.8%的县级单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特别是推普脱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0.72%。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与此同时,“强基计划”开局良好,本科“双万计划”、高校科研“珠峰计划”等顺利开展,“四个回归”理念得到普遍认同。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果令人鼓舞、令人振奋。在职业教育领域,“高职扩招”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已连续两年完成扩招任务。
一年来,各地在提高教师工资保障、健全教师荣誉表彰制度、营造教育教学环境等方面不断出真招实招,教师队伍的地位待遇进一步提升。目前,所有省份全部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目标。
这一年,纵深推进“四点一线一面”为重点的区域教育创新试验,一批教育服务区域产业振兴的重点项目正在发力推进,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教育服务国家发展取得了新突破。
在这个极其特殊的年份中,在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的形势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8年保持在4%以上,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的决心。
2020年打了一场圆满的收官战。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不断奋进的工作作风,是中国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继续扬帆破浪、爬坡过坎、逐梦前行。
本报北京1月8日电
作者:本报记者 王家源 赵秀红
《中国教育报》2021年01月09日第2版 版名:新闻·要闻
上一篇:2020年度十大教育好声音
下一篇: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
版权所有©博冠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兰州东部科技新城园区大道一号
官方网站:www.ugcar.com
学院官微
学院官网
党建思政网